• 做教育麦田的守望者——以大单元教学下九上《守望精神家园》为例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9-12-06

  麦田里有一群做游戏的孩子,他们在灿烂阳光下自然疯长,恣意翱翔……给他们一片天地,只需最寂静的守望。

  大单元整体教学无疑给了我们一片广阔的天地,以学习者为核心,从学习者的认知基础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师生共同统整课程要素,形成理论逻辑、生活逻辑、思维认知逻辑高度融合的学习单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守望精神家园,守望煌煌五千年文化,守望生命成长新活力。

一、大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一)课标研究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地归根。”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多元激荡的世界文化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的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守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本单元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熠熠生辉,对一个民族而言,其根基在于文化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由此,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研读教材和文本中屠呦呦成长经历,列举她身上体现的精神特质,并分析如何走向科学之巅的;

  2.深度探究发展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及践行的具体路径。

  3.分享交流,面对全球化浪潮下文化的多元,谈谈如何提升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二)大单元学习设计

  1.导入:读课题:守望精神家园。什么是精神家园?你的精神家园是什么?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如何守望?一连串问题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流传最久的、传播最广的,都来自历史最深处,今天的我们,接受传统文化的哺育,经由传统文化的造就,从历史走向未来,才拥有走向世界的底气。


  2.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

  (1)本单元确定的学习任务是:探究守望精神家园的具体路径。

  (2)采用一例到底的方式,情境选用屠呦呦的成长经历,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诗经》赋名,中医药献礼。

  第二篇章:家风成就卓越。

  第三篇章:中国精神闪耀世界。

  三个篇章贯穿了本课的四个核心内容: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阅读屠呦呦成长经历,结合守望精神家园的四个方面,列举她身上体现的精神特质,并分析如何走向科学之巅的?

  活动二:深度探究发展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及践行的具体路径。

  (4)拓展提升:著名学者于钟华说“今天,我们十四亿中国人都是孤儿。这个孤儿,我讲的是一种文化的孤儿,是一种精神的孤儿。”面对全球化浪潮下文化的多元,谈谈如何提升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两个探究活动和一个拓展问题,让同学们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同时,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培养了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三)点拨提升

  补充“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思考他们身上体现的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共识,共同点之一是爱国主义。

  因为深情地热爱,所以无怨无悔地担当;

  因为深情的热爱,所以毫无保留地奉献。

  守望——传承——奋斗,在持续奋斗中守望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明。

二、教学反思

  采用屠呦呦的成长经历,一例到底的方式,比较契合本单元的四个主题,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对于守望精神家园的具体路径,同学们总结的还是比较宽泛,不够具体。对四者之间的联系,同学们比较难总结,活动二可以直接问屠呦呦身上最核心的品质,继而总结出“爱国主义”,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水到渠成,自然得出。拓展提升中提到“今天,我们十四亿中国人都是孤儿。这个孤儿,我讲的是一种文化的孤儿,是一种精神的孤儿。”面对全球化浪潮下文化的多元,谈谈如何提升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并没有处理。此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为中国人身上的文化烙印,文化基因,做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价值观的践行者,是本课的遗憾之处。

  崔允漷教授指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动质量,特别是需要强调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活动,强调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凸显“做事”类的活动,使得课堂活动从“小而短”变成“大而长”,从“多而杂”变成“小而精”,从“虚而假”变成“实而真”,这是活动教学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持续精进,热爱生活、敬畏课堂,寂静守望、一路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