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南京宇通实验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4-02-26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肠道传染病等。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温馨、干净、整洁的环境,开学前我校对校园各个区域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消毒。

 

 

春季天气多变,时寒时暖,尤其近期又寒潮天气,再加上假期松弛后部分学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环境和节奏,开学后一至两周,学生要面临着心理(开学焦虑症)和身体的双重考验,故开学后的一至两周是校园内出现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高风险期”,也称之为“开学病”。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如何预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季传染病相关知识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于冬春季,发病后1~7天均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性感染者。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主要症状:

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3.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症状患者,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腮腺及其他腺体的肿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以冬春季常见,一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症状:

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开始出现腮腺肿大,多为一侧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肿胀多在3~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

2.保持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要密切观察。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饮料。

2.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保持空气流通。

3.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主要症状:

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

1.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2.如要外出,要佩戴口罩,防止鼻腔和口腔接触病毒而导致发病。

3.在平时可以多喝水,屋子要保持15分钟到30分钟以上的空气流通。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主要症状:

  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要引导幼儿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

2.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尽量少去公共场合。

3.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

4.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溃疡、手、脚及臀部的水疱性皮疹为主要表现。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口痛、厌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后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温馨提示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应定时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

 

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增强自我防护。注意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均衡;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帮父母做家务,劳逸结合,提高身体免疫力。

 

改善室内环境。室内常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可消毒。


加强居家健康管理孩子一旦感染传染病,抵抗力会下降,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日常健康情况,一旦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同时注意在家休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护理,尽快康复。发烧患儿应在体温恢复正常48小时以后返校,呕吐、腹泻患儿应在症状结束后72小时后返校,以免复发,其他法定传染病按相关规定的隔离时间居家管理后返校复课。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请做好自我防护,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不带病到校学习或工作,以防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